无锡一棉安装工地由公司负责发往无锡一棉埃塞俄比亚工地的设备装车启运 新疆喀什东湖兴安装工地设备到货开箱检验 梳棉安装现场 粗纱安装现场 自动络筒安装现场 新疆南疆(阿克苏)坯纱生产基地x10工厂十五万锭安装工地空调设备的安装现场 部分设备运入车间 公司领导在安装启动仪式上作动员 各工序分组开会作动员,定计划、定目标 细纱安装现场 四川省宜宾市林芬纺织有限公司、浙江林芬分公司安装工地细纱设备的安装现场 湖北襄阳福临花纺织有限公司安装工地设备搬运进入车间待安装
2021年前三季度纺织行业总体保持修复发展态势 2021年前三季度,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局面,我国纺织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和产业循环畅通稳定,积极应对局部疫情汛情等考验,行业综合景气度保持扩张态势,企业效益稳步改善,投资信心持续恢复,主要运行指标在上年同期较低基数之上实现平稳回升,总体保持修复发展态势。展望四季度和2022年,纺织行业面临的发展形势
棉纺织行业迎春 棉纺织行业迎春:印染订单复苏价格上涨http://www.texnet.com.cn/ 2019-03-1509:10:25来源:中国棉花网 2019年,棉纺织市场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尽管纺织行业可能还面临着招工费用上涨的难题,但近期频繁出台利好的政策,以及大量的棉花原料成交数量,犹如吹来阵阵暖风,使人感觉棉纺市场的春天来了。那么是哪些因素支撑的呢? 政策春风拂面,力挺纺织企业。首先,深化增值税改革,下调增值税率3%,对于后期商品价格而言,具有成本下降的预期。有机构预计,大约可以为企业节约200元/吨左右的成本。再叠加上银行定向降准、小微企业贷款支持、降低企业电价等多方位受益政策,更切实际的减轻了企业现金周转压力,改善企业的现金流,为企业保障、活跃市场注入新动力。这些举措犹如春风拂面,给市场温暖又有实际力量。 中美贸易谈判影响减弱,整体预期向好。中美双方的贸易摩擦已长达近10个月,市场对于其影响已在逐步消化,各纺织企业纷纷有各自的应对策略,做内销的企业基本稳步运行,仅部分有外销业务的企业可能会受到影响。据了解,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连续两年平稳增长,但2019年2月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环比下降幅度较大。有机构猜测,可能是受春节放假及企业为规避加征关税的风险影响,或许并不能反映近期真实出口情况。 棉纱期货新规出台,活跃度有望提升。3月4日郑商所公布了棉纱期货业务规则修订案,其中实施了可交割主体大幅扩容、完善升贴水标准、缩短仓单有效期等举措。有专业人士分析,此次修改不仅方便了企业参与交易,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而且解决了仓单资金占压等问题。市场预计在棉纱期货业务进一步完善下,棉纱期货活跃度将继续提升。 印染订单复苏,价格上涨。自进入3月起,广东、柯桥等地不断传来印染厂复苏的消息,市场相对比较热闹。广东地区的贸易商也表示:“近期单子多起来了”。据中国纺织报消息,福建地区的印染企业在春节后就打响涨价的“第一枪”,尽管成本增加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但市场供小于求,价格上涨可能也是一种市场行为,这同时也基本可以说明布市场消费的活跃程度。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企业布库存为34.8天,环比减少0.1天,同比减少15.1天,处近三年来较低水平。 上一篇:无
两会热点:金融政策助力纺织企业健康发展http://www.texnet.com.cn/ 2019-03-1210:39:07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纺织行业的转型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纺织企业的代表委员围绕创新小额贷款公司、增加正规金融渠道的融资供给、降低大中型企业“倒贷”成本等问题建言献策。面对企业的关切,中国人民银行也就金融改革等问题作出回应: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需要长抓不懈,久久为功。 企业需要什么 代表委员们说出了心里话 近年来,为解决小微企业过桥融资成本高、负担重的问题,监管部门精准施策,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但是,企业“先还后贷”所造成的还款压力大等突出问题依然存在。 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盛分公司织造车间挡车工冯丽朝带来了来自一线的声音与期待。“我国企业周转性流动资金主要依靠银行短期贷款。在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到期时,仍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必须先还款才能再贷款。为了还款,企业必须先筹集一笔资金,甚至通过民间借贷拆借高息资金,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以短期贷款在30亿元左右的企业为例,平均每月到期的银行贷款在3亿元左右,也就是说企业必须预备出3亿元的资金应付“倒贷”,否则就会出现贷款到期无法归还的情况,3亿元的资金按基准利率计算,1年也在1500万元左右,这对于资金本就紧张,盈利水平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外,受银行贷款审批权限以及风险控制影响,从申请到获得银行贷款的周期短则1至2个月,长则数月。企业最低需要的流动资金被抽走,资金严重“失血”、“断档”,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在续贷不及时情况下,势必出现持续性资金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 冯丽朝建议,对经营比较正常、产品和服务市场有竞争力的企业,借鉴支持小微企业的做法,实行“无还本续贷”,减少因借新还旧等给企业带来的隐形融资成本。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芬将着眼点放在了金融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上。她指出,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感觉做实业越来越难,普遍存在融资贵的问题。企业平均的融资成本在10%左右,民间借贷利率更是高达法定利率3~5倍甚至更高。而美、欧、日均实行超低利率,企业融资成本平均不超过2%。金融机构要把更多贷款便捷流向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特别是要向中长期贷款方向加大力度。 自2012年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温州市在缓解“两多两难”问题、促进金融服务实体方面成效显著,“温州样本”受到广泛关注。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温州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光和在介绍了温州经验的同时,建议国务院协调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在温州深化金融综合改革,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推动制定深化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服务民营经济的方案。 央行行长易纲: 加强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 针对企业融资难等系列问题,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副行长陈雨露,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副行长范一飞作出了回应,具体措施包括加大贷款投放,发展债券融资,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的股权融资等。 易纲表示,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他进一步阐释,“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没有改变,但其结构将更加优化,将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 易纲表示,在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实际感受的融资成本,特别是贷款利率里面,除了无风险利率,主要是风险溢价比较高造成的,所以贷款的实际利率偏高,主要是怎么解决风险溢价比较高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两个途径”,他说,“第一个途径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要通过改革来消除利率决定过程中的一些垄断性因素,更加准确地进行风险定价,通过更充分的竞争,使得风险溢价降低。第二个途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完善破产制度,提高法律执行效率,还有降低费率,这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可以降低实际的交易成本,也会使得风险溢价降低。所以我们会非常努力地以改革来促进实际利率的降低。” 谈及解决金融市场微观层面信息不对称问题,陈雨露表示,目前我国征信体系是“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政府驱动方面,主要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的国家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目前数据库已经接入3500多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数据、9.9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2600多万户的企业和其他法人组织的信用信息;市场驱动方面,目前市场上已有125家企业征信机构、97家信用评级机构,其中80%以上是民营资本投资兴办。陈雨露希望,市场化征信机构能够在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方面快速提升,让市场征信服务轮子越来越强、越来越大。 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如何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 潘功胜表示,在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要注重市场规律,坚持精准支持,选择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支持,防止盲目支持、突击放贷,增强对未来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 代表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光和: 创新金融服务民营经济 纺企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央行这样回应企业关切 1.进一步推进民间资本规范引导。创新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农村资金互助会等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路径,引导民间资本规范化。鼓励民间资本以受让股权、并购重组等形式进入金融领域。完善和深化实施《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深化民间借贷登记备案机制。探索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民间增信服务,完善提升财富管理、金融信息服务中介等功能。拓展温州指数应用,探索建立民间融资动态监测体系。做大做强温州民商银行,持续推动业务、服务、流程和管理创新,争取开展投贷联动等业务试点,打造小微银行和产业链银行标杆,为全国民营银行试点提供“温州样本”。 2.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完善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通过整合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两套定价体系,消除资金价格双轨制,最终实现存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定价,为全国推广提供经验。建设小微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系统,推动“信易贷”等信用产品扩面。积极利用海外温州人丰厚的资金优势,吸引境外资金支持温州本土民营经济发展。深化“三位一体”农民合作体系建设,深化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推进确权、赋权、活权改革,完善资产价值评估、政府增信、信用评定、风险补充和缓释机制等配套制度,提高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3.进一步健全民营企业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深化企业破产案件审理方式改革试点,完善破产审判府院协同处置机制。继续加强破产管理人队伍建设,推动完善司法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等配套制度。探索建立贷款保证登记制度,全面反映企业保证担保金额和实际偿债能力,提高保证人对外保证情况的透明度,约束保证企业与银行的过度保证融资行为。引导民营企业治理规范、财务规范、经营规范,推动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债券融资支持计划,认真探索民企“化解潜在风险”的路径。 4.进一步加强民间金融监管协调。厘清地方金融监管边界,将分散的地方金融业态集中归并,形成统一归口管理的地方金融工作体系。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强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派出机构和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协作合力,构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地方金融监管有效模式。积极探索区块链、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防范打击潜在金融风险上的应用,运用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打造民间融资风险监测预警防控平台,推进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筑牢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底线。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芬: 增加正规金融渠道的融资供给 纺企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央行这样回应企业关切 1.推进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 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密切关注非银行金融机构偿付能力和流动性,提高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强化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实际控制人的监督管理,促进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协调发展。“互联网+金融”纳入金融监管体系,监管金融衍生商品特别是金融创新商品有可能诱发的投机行为,最大限度降低金融风险,让监管跟上创新的步伐,促进传统金融业态的改革与创新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银、证、保、信各业的监管标准和监管质量,明确对交叉性金融业务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职责和规则,打击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 2.引导资金向实体经济流动。 鼓励资本回归实体经济,落实税费改革,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本减负,创造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不明显低于虚拟经济的环境。金融机构要把更多贷款便捷流向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特别是要向中长期贷款方向加大力度。对面向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机构设定相应的政策目标,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保持适度增长。 3.切实解决实体经济企业融资贵的问题。 要进一步降准降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打造普惠金融,引导增加正规金融渠道的融资供给,替代民间借贷等价格偏高的资金,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政府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监督银行业采取措施减少企业的融资费用和融资成本,强化银行服务企业的功能,在融资上最大限度让利于企业,避免过度与企业逐利。进一步缩小银行存贷款的利率差。放宽准入条件,促进民间金融成为多层次融资体系的组成部分,通过竞争来降低资金的价格。 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恒盛分公司织造挡车工冯丽朝: 降低大中型企业“倒贷”成本 纺企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央行这样回应企业关切 1.对经营比较正常、产品和服务市场有竞争力的企业,借鉴支持小微企业的做法,实行“无还本续贷”,减少因借新还旧等为企业带来的隐形融资成本。无还本续贷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惯例。在我国台湾地区,对于经营正常、现金流稳定的企业,若贷款到期后仍需用钱,银行会借新还旧或展期,不会让企业资金“断档”,更不可能让企业去找高息过桥资金。它们允许企业借新还旧,而且不列入关注贷款。有的地方银监局将无还本续贷用到陷入困境的企业甚至国企上。要求认真落实银监会关于“续贷”、“循环贷”、“年审制”的政策要求。对市场前景好、诚信经营,但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不断贷、不抽贷。推广无还本续贷,采取分期偿还本金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 2017年5月,黑龙江银监局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生产经营暂时有困难的企业稳贷增贷,创新运用无还本续贷等政策,成功帮扶钢铁、煤炭等重点国有企业解危脱困。 2.强化银行流程体系建设,加快对贷款审批流程的梳理,适当将部分贷款审批权限下放,适度降低审批门槛,提升企业贷款审批效率,破解企业贷款融资慢。
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2005年加入WTO以来,我国棉纺织行业生产能力、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市场规模都得到长足发展,成果丰硕。为扩大就业、社会繁荣安定、出口创汇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衣着、生活和产业用纺织品需求起着重要作用。 一、棉纺织行业40年变迁 (一)棉纺织生产能力超速发展,技术创新不继增强。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棉纺织行业从计划经济到计划与市场双轨制,进而率先步入完全的市场经济,在转轨变型过程中,棉纺织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2005年加入WTO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1、40年来,棉纺规模增长近11倍,产量增长近17倍。 据国家统计局公报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纱线产量4033万吨,是1978年的近17倍,40年年均增长7.8%,其中2005年以前年均增长6.2%,2005年以后年均增速高达11.3%。据测算,2017年我国棉纺规模超过1.55亿锭,比1978年的1300万锭增长近11倍。2017年我国坯布产量达788亿米,比1978年增长7倍以上。 2、40年来,化纤产量增长近174倍。随着我国棉纺生产能力快速增长,纤维加工量大幅增加,棉花自供量严重不足,尽管增加棉花进口,仍不能满足棉纺纤维加工量需要,促使化纤行业飞速发展。据测算,2018年我国纤维加工量达5300万吨,比2000年增长2.9倍。国内棉花产量大多在400-600万吨,尽管加大棉花进口,仍远远不能满足棉纺企业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快化纤生产能力发展。2017年化纤产量达4877万吨,40年增长近174倍,年均增长14.6%。 (二)出口贸易快速增长,进口贸易有所加快。 2005年我国正式加入WTO,纺织服装出口得到快速增长,出口总额占全国商品出口比重持续保持在12%以上,纺织企业基本实现“省内、省外、国外”各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营销策略。贸易方式也以“三来一补”或“贴牌加工”贸易为主,逐步转向自主品牌、一般贸易方式。随着“一带一路”步伐推进,近几年纺织品出口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进口贸易也开始出现大幅增长。 1、纺织服装出口增长10倍,出口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2686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10倍,25年年均增速达10%以上,其中2004-2014年增速超过12%。值得关注的是,受金融危机及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等因素影响,2014年以后纺织服装出口出现增速减缓或负增长,其中2015-2016两年环比分别下降4.9%和5.9%,2017年微增0.5%,出口增速放缓迹象较明显。 2、棉纱进口增长1.2倍、出口萎缩,化纤纱出口增长4.4倍。受内外棉花价差扩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近几年来我国纱线进出口结构有一定变化,棉纱进口和化纤纱出口大幅增加,棉纱出口出现萎缩。2017年我国纱线出口473.77万吨,比2004年增长2.4倍。其中化纤纱出口344.17万吨,比2004年增长4.4倍,年均递增13.8%,棉纱出口39.32万吨,比2004年下降14.7%,年均递减1.2%。2017年棉纱进口198.35万吨,比2004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8.2%。尤其是2013年以后棉纱进口保持200万吨左右,其中2015年高达234.55万吨。 从棉纱进口来源国看,主要是巴基斯坦、印度、越南,越南已取代巴基斯坦成为我国棉纱进口第一来源国。2017年我国自越南进口71.6万吨(2005年仅0.42万吨),占我国进口总量比重36.1%(2005年仅0.5%);2017年自印度进口39.07万吨,比2005年增长6.4倍,比重19.7%,比2005年提高13个百分点;2017年自巴基斯坦进口34.05万吨,比2005年增长38.1%,比重17.2%,比2005年减少13.9个百分点。 (三)调整步伐加快,结构更趋优化。 1、政策调整,新疆棉花快速发展。2014年在新疆地区试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由于这一政策是将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额部分直接补贴给棉农,大大调动棉农积极性,新疆棉花生产能力得以大幅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调查和测量的资料显示,2018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11.1万吨,是1992年99.4万吨的5.1倍,比2014年的367.7万吨增长39%。占全国棉花总量比重由1992年的20.9%上升到2014年的60%,2018年达83.8%。内地棉花生产能力则大幅萎缩,2018年内地棉花产量仅98.5万吨,比1992和2014年下降73.7%和60.3%,比重也由1992年的79.1%、2014年的40%减少到2018年的16.2%。 2、产能向南亚和新疆拓展,内地加快产业升级。由于新疆棉花资源丰富和国家相关补贴政策鼓励,近几年新疆棉纺织行业发展非常快,棉纺锭由2012年的550万锭迅速发展到2018年的1500万锭左右,比2012年增加1.7倍,若不是今年控制落后产能,2018年可达1800万锭。与此同时,受内外棉价差扩大和劳动力成本上扬等因素影响,2014年来棉纺向外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尤其对越南投资。据越南棉纺协会介绍,2016/17年度越南已拥有800万锭规模,其中432万锭为海外投资,大多为中国投资。由于产能转移,内地企业则加快产业升级,技术更新不继加强,气流纺、喷气纺、转杯纺、涡流纺、喷气织机、剑杆织机、片梭织机等智能新型设备普遍运用,大大提高工效、质量和产品档次。同时也在原料结构方面加快调整,纺织用化纤与棉花的比例已由19世纪的30:70逐步扩大到目前的75:25,棉花替代纤维用比大幅提升。 3、出口市场分化,对欧盟、美国提升,对日本、香港下降。2017年纺织服装对欧盟、美国出口占比分别达18.2%、16.9%,比2002年提高7.3、5.4个百分点,对美欧市场依存度逐步提高;对东盟出口也由4.3%提升到12.9%,也呈逐年提高态势。但随着国内开放进程加快,对香港转口贸易方式淡化,对香港出口比重则由20.9%下降到2017年的4.9%,减少16个百分点;对日本出口比重也由21.4%下降到7.6%,减少13.8个百分点。对日本出口份额下降除政治因素外,日本加大从南亚地区进口。 二、棉纺织行业2018年运行基本概况 2018年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一年,受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因素影响,棉纺织经济运行总体呈上半年热、下半年淡。生产上半年强、下半年弱;纺织品出口上半年增、下半年减缓;棉花价格上半年涨、下半年跌;汇率上半年升、下半年贬;受中国反制措施影响,在棉花进口总体增加情况下,下半年进口美棉反之大幅下降。 (一)下半年棉纺织行业景气指数明显下滑。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200多家棉纺企业资料景气指数计算得出,2018年棉纺织行业运行情况呈上半年升、下半年降的态势。景气指数由2月的46.99逐步上升到5月的50.21,上半年运行情况逐步趋好,6月以后开始下降,11月降至47.27,经营状况下滑。其中生产指数由8月的50.98降到11月的47.33;产品销售指数由50.62降至48.8,销售显见困难;产品库存由上半年的50以上好状况下降至11月的45.22,反映库存压力加大。 (二)纱布生产总体平稳,但下半年增速不及上半年。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8年1-11月全国生产纱2854万吨,同比微增0.6%,其中上半年增1.4%、下半年下降0.5%;生产布481.8亿米,同比增长1.4%,其中上半年增长2%、下半年微增0.8%;生产化纤457.3万吨,同比增长7.6%,其中上半年增长8.4%、下半年增长7.6%,维持强劲增长。 (三)棉花进口连续两年增长,但下半年进口美棉大幅下降。据海关统计,2018年1-11月我国棉花进口135.4万吨,同比增长28.6%,连续两年大幅增加。但受中国对美国贸易反制措施影响,下半年进口美棉大幅下降。据测算,2018年7-11月我国棉花进口总量67.5万吨,同比增长62.1%,其中进口美棉9.53万吨,同比下降13.9%。为规避加征关税,下半年大幅增加印度和巴基斯坦、非洲、澳大利亚棉花进口,增速分别达174%、139.8%、59.8%。中美贸易摩擦美国也同样是受害者。 (四)下半年纺织品进出口增速减缓。据海关资料显示,2018年1-11月纺织服装出口2539.59亿美元,同比增长4.4%。其中纺织纱线及制品出口1093.02亿美元,同比增长9.3%,服装出口1446.57亿美元,增长0.9%。纺织纱线出口中,上半年增长10.3%、下半年降至8.2%, (五)棉花价格先涨后跌,汇率先升后贬。受上半年产销两旺,加上过渡炒作因素,打破棉花价格持续稳定运行局面,5月棉花价格一路大幅飚涨,之后在相关部门分别采取发配额、调整储备棉措施,加上下半年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棉花价格开始持续下滑,经过半年调整棉花价格又回到原点。同时受美元强势影响,下半年人民币大幅贬值,呈先升后贬态势,人民币兑美元几近破7关口,最大贬值幅度达9.8%。 综上所述,2018是一个不平常的一年,棉花价格大起大落,汇率变化过大,加上来自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压力,下半年纺织企业经营十分困难。虽目前贸易摩擦暂停升级,但其负面影响较大。然而今年国家在政策上加大调整力度,如调低增值税率、提高出口退税率和加快退税进度、支持中小和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措施等,将为企业减负起到一定作用。并期待中美贸易减少摩擦,协调发展,为2019年提供良好运行环境。